剛看到這串在檢討被霸凌者 有感而發
我國中也沒做什麼事
就只是下課喜歡自己靜靜的陽台看書 要借筆記什麼的都直給放桌上給人自取
這樣也莫名奇妙被霸凌一年 刻意排擠 塗鴨筆記 雕刻桌子 什麼的都沒少過 反正筆記正本藏在其它地方
我也適應先寫A4紙上 等沒人時再拿騰去正本複印給人自取的生活模式
不要直接影響到我 其實發生啥事我都很無所謂
國二下時梅雨季 剛好下雷暴雨
到學校時就發現我的桌子抬到陽台 裡面的書全淋溼
帶頭霸凌的跟小弟的拿著球棒在那問我是不是吃到苦頭
然後等我回神過來時 帶頭已經被我用球棒打到上擔架送醫 我人是被體育老師架住
從那之後生活照過 筆記照借人 唯一有差別的就是班上已經沒人敢霸凌我
帶頭的跟兩三個小弟全轉學轉走了
高中 大學 研究所維持一樣的模式
至少跟班上的人都是互相尊重也沒人會說我的壞話
我到現在還不知道國中時的我 到底有什麼需要被制裁的可惡之處
在小孩子或是青少年的時期,
人都比較單純,
霸凌的表現方式也很直接。
等到長大成人之後,
人的思想變得比較複雜,
很多事情不會直接表現出來,
但是霸凌就此消失了嗎?
不,只是作法變得更加隱晦、更不著痕跡罷了。
如果你還是繼續當個不合群的傢伙,
你照樣還是會在群體裡,在看不見的地方吃悶虧。
後現代主義者就用”我們是反省現代社會各種過錯的一群人”,幹哪個哲學思想派不需要反省過錯的?這群人講得好像理所當然的事是很高尚很特別一樣。
然而這種反智主義居然主導整個台灣教育界二三十年;
這些偽知識份子居然能主導每一次教改;
沒錯…台灣每一次教改都是他媽的反智的後現代主義者在反對後現代主義者;
有點腦的就知道,各種矛盾不會因為推動反智主義而有任何解決;
因為事情永遠隨著反智主義投機客的方便來定義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
而且依照後現代主義的核心解釋,政治化後現代主義是充滿矛盾的…
換句話說所有自豪自許建立在後現代主義上的改革,不管是政治上女權LGBT性平權還是教育上那群智障文組都是他媽的假知識份子。
可以說台灣會淪落到今天,有很大部分都是受到西方傳來的這個哲學思潮的影響。
算了算了…虛無主義投機客,他們的影響範圍太大,罵不完。
對上面這些爭論只想說一句老話
“”出來混的,早晚要還””
別提那種道德高不高尚的理論,那是在學校給那些白癡教職員方便表面上管理學生的垃圾
你當初不是在受迫下作出選擇,那你就得做好防範措施
會被這樣搞也不能怪人是不是?
畢竟當初要不要幹不的決定權在你手上
事後被報復也是理所當然吧?
超反感師範體系 一堆智障司法官都是教育體系跳槽的
我高中時也算被排擠霸凌到有點反社會
那時老師也是只會講幹話 我就只好完全封閉自己到畢業
畢業典禮 拍紀念冊 畢旅 我呸
我學測推甄上了就提早六個月跟他們掰掰 全窩在圖書館打PSP
幹你老師 寬你他媽的心
換妳小孩被霸凌看妳還會不會跟妳小孩說寬心 幹
霸凌者很可惡 但現實面是霸凌者蠻多人在社會是成功的
社會是比狠 比拉攏 比人際 業界的暗箭更多
老師能保護學生保護多久
都是霸凌,不覺得O小姐活該,畢竟一事歸一事。
這就跟一個三寶開車被你故意撞死一樣;
你上法院不會有法官腦殘到稱讚你是為民除害,只會說你蓄意殺人。
可憐人必有可惡之處,魯迅講這句話真他媽千古罪人,孔乙己是很好的故事,卻留下這麼反智主義的解讀;
孔乙己偷了書丁舉人就能私刑打斷腿嗎?目無王法的惡事,就因為魯迅反智的這麼一句話而變得合理。
分析一件事
任何人無論他可憐可惡,在道德評斷上,我們理應跟該人遭受的惡事切割來看;
身分正確才可以獲得公義?
身分不正確遭受什麼都是活該?甚至是正義的懲罰?
一個人身分如何,跟一件事如何,不見得相關,我們理當就事論事。
女權LGBT這群人就是這種反智主義最佳範例;
一件事明明就有各種不同的要素必須就事論事,然而他們的主張最終都把這些怪罪在身分上;
這跟過去那些只要身分不正確就有罪的極端宗教人士,根本就是一樣的。
可憐人必有可惡之處,所以一定怎樣;
可惡人必有可憐之處,所以一定怎樣;
可憐人必無可惡之處,所以一定怎樣;
可惡人必無可憐之處,所以一定怎樣;
無論哪邊都是他媽的反智,利用一個人可憐可惡煽動旁觀者的情感,藉機偷渡洗腦自己信仰。
就是社會大眾這種反智的人太多,所以各種投機客一天到晚搶著說自己是被害者,或著事情永遠沒有討論餘地,都是互相抹黑對方蓋對方帽子。
更糟的是後現代主義這種投機客,跳出來說沒有一件事情有對錯,大家都是對的,我們要多元化,要互相包容,不能就事論事,就事論事找出對錯的人都是威權都是壓迫者。